作者:里歐
什麼叫做「最小可行性測試」?
這詞來自於企管理論,最小可行性產品(minimum viable product, MVP)
白話的意思就是用最低的成本,設計完成你的產品,並且把他投放到市場上去測試是否可行,並藉由用戶回饋與優化修正逐漸做出完整產品。
這個概念在創業時非常實用
因為當我們沒把握自己想法是否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創業點子,透過製作這樣的「最小可行性產品」,可以馬上測試市場,了解市場對於產品的回饋如何。
那這樣的概念只能用在創業嗎?
當然不是,用在生活上也同樣適用,譬如當你對於現況不滿,想要做出一些嘗試,但不敢貿然跨出大步,承擔太大的轉變風險,就可以嘗試用「最小可行性測試」來實驗自己的想法。
譬如:
- 想嘗試健身,不用一開始就朝健身狂的境界前進,先讓身體有運動的習慣,每天在家深蹲幾十下也是一個很棒的開始。
- 想嘗試投資理財,不用一開始就從很難的技術分析開始,先讓自己能習慣有效儲蓄,定期定額投資也是一個很棒的開始。
- 想嘗試擴張朋友圈,不用一開始就強迫自己要一直去積極社交,先讓自己多一些走到戶外參與活動,順其自然地交朋友也是一個很棒的開始。
- 想嘗試副業,不用一開始就得砸大錢學東西買設備,先讓自己能用技能變現,做做聯盟行銷或代理等,能先賺到錢也是一個很棒的開始。
用最小可行性測試來行動,失敗了不會損失太大,又能實際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,測試新的改變是否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機會與更好的生活,這不就是一種很聰明的做法嗎?
如果連最小可行性測試都不敢嘗試
那還有什麼契機能夠讓你改變呢?
我們明明都知道做著一樣的事情最終只會得到一樣的結果,不讓人生發生一些新的化學變化,要怎麼產生讓人驚喜的答案?
要相信自己絕對是足夠聰明的,如果各方面評估後發現只要踏出一小步,開始做出一點點改變,對自己而言就是一場勝利了,習慣在最小可行性測試裡面不斷的打勝仗,讓每一次的測試難度慢慢升級上去,最終也能到達一開始自己想都想不到的位置上,世界上很多偉大的故事都是這樣發生的。
部落格寫著寫著就出名了,產品賣著賣著就擴大經營了,朋友交著交著就找到人生伴侶了,資產存著存著就滾出好幾桶金了。
要相信的是累積的力量,重要的是讓人生擁有不同的可能性,當你持續創造更多的可能時,總會遇到有一條能邁向你想要的答案,反正不確定是哪條沒關係,那就去做「最小可行性測試」,答案通常都是試了才知道!